传承非遗文化 打造特色社团
——旅游航空学院齐鸿民“兰州刻葫芦艺术”社团活动报道
2023年9月22日星期五下午,“齐鸿民兰州刻葫芦艺术工作室”社团活动在教学楼三楼3003正常进行。活动由齐鸿民大师主讲,吴晨辉老师组织。
作为我院唯一一个传统文化非遗项目特色社团,兰州刻葫芦社团成立近一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兰州刻葫芦技艺的传承、研究和弘扬工作。社团现有成员近十人,在我校特聘兰州刻葫芦艺术大师、兰州著名民间艺人齐鸿民先生的主持下,社团成员们的技能不断增长,虽然还尚未达到出艺术品的水平,但他们已经个个有模有样、信心十足,俨然一副“艺术大师”的架势。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社团每周一次的“工作汇报”吧!
齐鸿民先生在本周活动中主要教同学们学习了“马”:怎么画马,怎么在葫芦上刻马,并进行亲自演示。
等老师演示完后,同学们先用铅笔 A4纸上画出底稿。纸上画稿满意后,再在葫芦上画稿,即把满意的画稿上的图案转画到葫芦上,然后就进行雕刻。
在本周活动中,社团成员陈正吉平同学进行了现场雕刻,并在活动结束之前雕刻出了成品。齐鸿民大师全程指导。
天风海雨伟业成,马奔大漠伴飞鸿。马,它们永不停息地奔跑着,能适应世上最恶劣的环境,战胜生命中最大的困难,锻炼出最矫健的四肢。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铜奔马”,不仅是我们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旅游标志。现在,铜奔马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珍品,它已成为一种精神,成为 中华民族扬蹄奋进、振翅腾飞的象征。天马也是我们旅游航空学院的形象标志,自强不息、奔腾向上的天马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学院全体员工不惧风雨、努力工作,以梦为马、不断创新,积极推动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社团活动进行了三个课时,但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小小的一个葫芦,却可以演绎无数种丰富而灵动的变化,只要足够用心,就能看到其鲜为人知的独特而美丽的一面。
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刻葫芦是一种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古代,在一些文化活动中,人们常常将刻有祝福或吉祥话语的葫芦赠送给亲朋好友,以表达祝福 和关爱。人们也会将刻有图案或文字的葫芦作为奖品或纪念品赠送给参与者。
学院希望通过组织“兰州刻葫芦艺术”社团活动,将“兰州刻葫芦”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也希望通过刻葫芦艺术成果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这项宝贵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行动中来,为弘扬本土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兰州刻葫芦艺术”社团供稿,综合办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