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航空学院“拒绝校园欺凌,守护青春无毒”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6浏览次数:10

禁毒反诈防欺凌普法护航助成长

——旅游航空学院“拒绝校园欺凌,守护青春无毒”宣传活动

校园欺凌、电信诈骗和毒品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阻碍其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预防校园欺凌、电信诈骗、强化禁毒宣传,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同学们远离侵害,切实保障校园安全。2025年4月2日,旅游航空学院邀请了西岔派出所两位警官来我校举行了一场以“拒绝校园欺凌,守护青春无毒”为主题的普法讲座。


 两位警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授防欺凌、防电诈、禁毒的相关法律知识。“奶茶粉、跳跳糖也可能是毒品的伪装!”警官通过展示图片,详细讲解了毒品对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危害。针对学生易受诱惑的特点,重点给同学们传授“四不原则”: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进入复杂场所、不轻信“无害”谎言、不因好奇尝试。同时,针对学生群体中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警官结合辖区内的真实案例,归纳出三类典型骗局。游戏交易诈骗中,骗子以“低价游戏皮肤”“代练账号”为诱饵,诱导学生点击虚假链接;虚假购物诈骗则通过二手平台,售卖“明星周边”“限量文具”,收款后便将买家拉黑;冒充熟人诈骗更隐蔽,骗子盗取社交账号,编造“急救转账”“代缴话费”等理由借钱。为了让防诈知识深入人心,现场还强化大家对“陌生链接不乱点、转账汇款先核实、个人信息不透露”的记忆。  现场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警官进行互动,讨论毒品、电信诈骗的危害。


 “言语侮辱、肢体冲突、网络暴力均可能构成欺凌!”西岔派出所警官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校园欺凌的法律性质及后果。通过分析校园欺凌案的司法判决,从“什么是欺凌”“欺凌的法律后果”“如何预防与应对”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并阐释欺凌行为可能涉及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强调学校“零容忍”政策。然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旁观者的责任:“沉默等于纵容,及时报告是保护他人的关键。”通过剖析校园欺凌的法律界定和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拒绝校园欺凌,守护青春无毒”宣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校园安全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然而,校园欺凌和毒品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长期努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完善长效机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旅游航空学院学生办、团委审核:旅游航空学院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