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航空学院导游实训助力学子职业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匠心传承文化 实践锤炼技能

——旅游航空学院导游实训助力学子职业成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求,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我校于2025年4月15日-19日组织2023级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学子踏上甘肃东南线实训之旅。在三位金牌导游的带领下,师生沿着临夏-甘南-陇南-天水的经典路线,开启了一场“行走的课堂”。

一、沉浸式实训启程:车轮上的技能锤炼

清晨,从兰州出发前往和政县的途中,实训课程已悄然展开。导游首先示范了规范化的欢迎词,强调“亲切问候、自我介绍、行程概述、安全提示、行程祝福”五大要素。随后,学生们轮番上阵模拟讲解,车厢化身为流动的课堂——有的同学以诗意的语言描绘沿途风光,有的则通过趣味互动调动“游客”情绪。随车导游听完同学们的欢迎词后逐一反馈。这场“车轮上的演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会到欢迎词设计与表达的技巧,为后续实地讲解打下坚实基础。

 

 

      

二、文化对话与历史触摸:从化石到古刹的深度体验

上午走进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讲解员以生动语言串联起地质变迁与生物进化,学生们认真记录化石分类、年代背景等知识点,不时用手机拍摄细节,并观摩讲解员的站位、手势和节奏把控技巧。

下午,团队前往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寺。途中,导游系统梳理甘肃地理、民族、经济概况,并指导学生进行精简概括训练。抵达后,寺院专业讲解员带领师生穿梭于经堂、佛殿与转经长廊,详解拉卜楞寺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与宗教文化。学生们手持笔记本,边听边记,思考如何将深奥的宗教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词。

   

 


三、知行合一:职业教育赋能文旅人才

此次实训全程贯穿“岗课融通”理念,将课堂延伸至景区、车厢乃至住宿点。白天,学生通过实地观摩掌握“知识串联”“情境应变”等技能;夜晚,回到酒店同学们分析修订导游词。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做中学’。学生不仅需熟记知识点,更要培养文化共情力与职业敏感度。此次甘肃东南线实训,学生足迹遍及自然遗产与人文圣地,在真实场景中锤炼“能讲、能导、能服务”的综合素养。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天地课堂”育人体系,依托河西走廊与陇东南文旅资源,开发更多主题实训线路,推动“技能+文化+创新”三维融合。

(旅游航空学院督导室供稿)